劳模PK大学生
2009年
作为普通员工,我也有幸代表公司参加了会议。此次会议共有五位劳模代表性地做了报告。其中有杭州公交集团的普通公交司机孔胜东、宁波市环卫养护中心的一线保洁员徐辉、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钢筋作业班组长贺刚、因公殉职的温州市龙湾区建设局副局长娄爱亮,舟山市大昌爆破公司经理管志强。从一线技工到公司老总,从基层员工到国家干部,从优秀党员到普通民工,他们的岗位和工作不尽相同,唯一相同的就是那份尽职敬业、为民服务、奉献社会的赤诚之心。
历年的劳模中,工作于基层、从事最平凡最艰苦工作的占绝大多数,今年也不例外。公交司机、保洁员、钢筋工,这些职业很容易让人想起这些关键词:辛苦、受人轻视、平凡。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,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获得了不平凡的荣誉!他们中的很多人获得过国家级劳模的殊荣,接受过一个又一个奖状与表彰,甚至在人民大会堂做过报告。当主持人通报他们所获荣誉与赞誉的时候,在场的人心里都会在惊讶、羡慕的同时又在疑问:他们到底做过什么,会获得这么高的荣誉?等到代表们做完报告,听众表情变了,或赞许,或感叹,甚至流泪,然后是热烈的饱含感情的掌声。为什么会这样?正是因为他们的岗位平凡,不被人重视,所以,要做出受人赞同乃至尊重的成就,就要付出更多更辛苦的努力!而这努力往往是超越常人的,同样也超越了平凡,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。他们大多数的时间不是在休息,而是在忘我工作、学习、钻研;他们最看重的是岗位职责是职业技能,而忽略了脏、差、累以及别人的眼光;他们深信只有努力工作、奉献社会,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。艰苦卓绝、兢兢业业、脚踏实地、钻研创新、克己奉公,是劳模们的共有特征,更是新时期建功立业、实现自我的社会呼唤。
一行五人的报告中,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贺刚的。这个来自四川的青年农民工是温州建筑公司的一名钢筋工,同时他也是今天最年轻的劳模。贺刚,高中毕业后上了两年武校,之后就获得了四川省散打亚军。这些足已成为一个20多岁小伙子骄傲的资本。带着这种骄傲,他来到温州闯天下。然而,理想和现实总是差别很大,他只能到工地从钢筋工做起。种种落差使他觉得自己没有地位,被人看不起,没有出息。但是凭着他的那股不服输的精神和习武之人的坚韧性格,他最终下定了一个决心:要让别人看得起,就得靠自己努力,一定要做个全国第一的钢筋工!知识和技术的缺乏是他面临的最大问题,为此他钻进新华书店啃书学习建筑专业知识,到各个工地向有经验的技术员讨教,然后勤奋钻研,刻苦练习并翻新花样,最终,他在省和全国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轻松拿下了第一名!荣誉、奖章、奖赏接踵而至,自尊、自信的贺刚凭借自己的努力实现着人生伟大而光辉的价值。
由农民工,我想到了大学生,因为有人做过比较:大学生不如农民工。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,但工作机会和工资却没农民工好。原因就是大学生自觉头上戴着“光环”,是天之骄子,自然眼光高人一等,脏、累、差的基层工作是不愿意做的。殊不知,随着经济的发展,如今的大学已经不是精英教育了,而是大众教育,大学的门槛已经很低,而大学生也不再是稀缺资源。在这种环境下,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要转变了:没有那么多的白领岗位了,要从基层工作做起。贺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尽管他不是大学生,但“光环”是类似的。我觉得转变的第一点就是职业平等的观念: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只是分工不同。然后就是要树立爱岗敬业的观念:干一行,爱一行,精一行。只有这样,才能从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的凌云壮志中回到现实,从一点一滴做起,脚踏实地,钻研创新,才能践行“是金子就要发光”的志言。
我也是刚毕业两年的大学生,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打击,历经了就业观念的巨大转变,现在在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岗位上努力、磨砺。我坚信,用这种劳模精神激励自己,要求自己,总有一天也会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,赢得属于自己的掌声。
搜索